赵毓,“哦,……”

玉芳,“俗话说,寒不择衣,贫不择妻。一般百姓早明白这个理儿,知道手中家底薄,找老婆只要有个女人肯生儿育女,操持家务就好。他们对于这些风月之事没有太多的妄念,喜欢的故事大多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,游侠劫富济贫,又或者是盖世大英雄保家卫国这样的传奇故事。”

“而认识字的书生却不同,他们喜欢的故事也分两种。”

“一种是风月传奇。故事大约就是书生入京赶考,因为穷困潦倒而夜宿兰若寺,遇到女鬼母狐狸精或者画轴中人成了仙子,又或者是归隐的宰相王公家的千金小姐。这些女子不是庸脂俗粉,可以透过那些书生猥琐单薄,又或者是蠢笨如猪的皮囊,笃定他们都是状元之才,日后必会显达,所以甘愿自荐侍奉枕席,服侍左右。等到书生金榜题名之后,这些女子便会功成身退,让书生再嫁望族豪门。”

“而另外一种,则是仕途传奇。每个读书识字的人,不想别的,都认为自己是国士无双,肚子中有经天纬地的大才,只要入朝为官,一定就是忠臣良相,值得君王三顾茅庐。”

说道这里,玉芳又是一笑,“我一个女人,不喜欢什么忠臣良相辅佐明君圣主的大格局的故事,喜欢看的都是游侠劫富济贫,打抱不平的传奇。不过,书生们喜欢的风月传奇当中,有些正经写的不错。比如落叶笑笑子的《狐女》,讲的就是一个公狐狸精,为了报恩人被始乱终弃的仇变身成为一个母狐狸精,勾引仇人老爷抛妻弃子,整日就想着颠鸾倒凤,在朱熹老爷的牌位前面私藏了春|宫图,而被皇帝老爷子千刀万剐的故事。”

赵毓则说,“我大约明白了。书生认得字,却没有祖传的土地,考不上功名,无法成为在朝为公卿,在外为封疆,在野为砥砺气节、治理乡间的士人,再加上心高气傲,想的自然都是这些没影儿的事。只是,……”

他话音未落,文湛忽然插|了一句,“皇帝的年岁也是有老有少,为什么大家一开口就是他老人家,再一说话,又是他老爷子?”

玉芳笑着说,“呦,公子久居深宅大院,府中家教严,想必没看过话本,也听不了多少戏,自然不知道这些。所有故事传说当中,皇帝一定是老爷子,这样才能显示德高望重,开口说话

章节目录